坚持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

摘要: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是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课题从党建引领的视角出发,从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内涵、新时代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基本情况、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和运行机制三个部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相关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党在社会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五位一体”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基础平台。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是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视察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强调“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这些论述,都阐明了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的内在统一关系,志愿者已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已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

第一部分: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内涵

(一)思想层面,共融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基层治理最深厚的根基和源泉,对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论语》中的仁爱思想、《庄子》中的道德思想、《墨子》中的兼爱思想等,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其实加强基层治理就是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健康有序的社会交往。而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高度契合。

(二)群众层面,社会参与

基层治理倡导的是人人参与,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基层治理的主体、平台具有高度契合效果。人民群众通过参与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为基层治理作出贡献。其参与人数众多、参与领域广泛以及参与效果的突出,是任何一项活动不能比的。

(三)政府层面,有益补充

志愿服务组织承担了政府部分的公共职责,打通了社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于补充政府服务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最大程度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它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价值引领、道德塑造、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多种治理功能。

第二部分:新时代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各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及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一)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延伸和有益补充,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蔚然成风

一是支撑志愿服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法规文件出台,尤其是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不断拓展。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据统计,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36亿,志愿服务队伍135万个,志愿服务项目1229万个,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救灾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发挥凝聚群众作用,推进群众自治。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一老一小”等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发挥以文化人作用,提升基层群众的思想水平。依托文化力量,开展理论宣讲,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在思想上崇德向善,在行动上开拓进取,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发挥专业化支撑作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搭建基层志愿服务交流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整合辖区各种资源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及时把涉及群众的各种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新时代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仍需健全。目前虽已初步建立了部门依法履责、社会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但尚未完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社会动员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尤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力量还不够,行业商业协会的优势作用有待发挥。

二是志愿服务资源统筹力量有待加强。目前社区、乡村的志愿服务团队大部分由离退休老党员、低保人群、留守老人和妇女、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组成,志愿队伍的整体力量不足,社会资源统筹能力较弱,社会资金来源单一。

三是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有待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志愿服务行政化色彩浓厚、专业化水平低下、服务类内容单一、供需对接不匹配等多方面问题。

四是志愿服务信息化支撑有待完善。目前全国志愿服务线上平台较多,系统兼容、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时长记录等工作还存在短板,社会大众运用平台参与志愿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第三部分: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和运行机制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和国家的整体布局

志愿服务事业的推动必须紧扣国家发展、贴近百姓需求,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基层治理大局。一是注重整体规划,志愿服务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复杂工程,要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其他各领域的工作协同推进。二是优化布局结构,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现有结构特点和需求,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布局,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体系,积极扶持一批有利于弥补政府职能、适应基层治理发展的组织。三是营造发展环境,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体制环境,需要从法律法规上明确政府与组织在人、财、权方面的关系,使志愿服务组织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治理主体。

(二)搭建参与平台,拓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场域环境

一是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着力加大志愿服务社区站点的建设力度,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力量优势,叫响“点亮微心愿”“邻里守望”“关爱健康”等活动品牌,推出更多易参与、好上手的“小而美”的项目,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良好运行模式。二是把家庭、校园作为志愿服务的精神课堂,将志愿精神融入家风家教中,以家庭的“微志愿”带动社会的“大志愿”。将志愿精神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校园作为志愿服务事业未来的孵化基地。三是把各行业、各领域作为志愿服务的传输纽带,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行业各领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志愿热情,带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管理。四是把融媒体平台作为志愿服务的主流舆论阵地,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

(三)发展“枫桥经验”,创新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让志愿服务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必须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

一是“志愿服务+党建”,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汇聚强大工作合力,拓展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渠道。

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将党组织的动员与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相结合,通过党员和党组织的引领带动社会的广泛参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志愿服务的政治引领,将志愿服务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之中。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对党的先进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倡导社会文明行为、倡导奉献精神、增强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培育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共同治理的意愿和精神。

发挥队伍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由党组织带党员,由党员带群众的责任机制,把党员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二是“志愿服务+政府”,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政府合作运行机制,形成良好的共建模式

做好对志愿服务社会环境的构建。完善对志愿服务培育的支持性规章制度,构建利于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法律、文化、社会环境,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机制,将发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结合并融入城乡社区治理,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引导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

做好对志愿服务社会协同力量的整合。努力将社会中零散的人、财、物等各类资源汇集起来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搭建志愿服务组织与“两企三新”组织、行业商业协会的联系对接,用心用情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应用,结合本地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实现志愿服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做好对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联动。推进各行各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文化文艺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应急志愿者、法律志愿者等,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作贡献。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是“志愿服务+社工”,健全两级社工体系,发挥“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服务体系,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实施阵地融合,夯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更好履行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职责。

探索协同共进,建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机制。一是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志愿者团队,作为自己的延伸臂手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的相关任务。二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共同参与策划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阵地共建、队伍融合、信息共享、机制联动、人才支持、项目协同等举措,形成“社工引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助推社会工作”的互动局面,用心为居民提供“零距离、个性化、专业化”的暖心服务。

四是“志愿服务+群众”,推进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协助街道、乡镇干部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决问题。

理顺干群关系,拉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提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厘清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权责利界定清楚,保持基层政府调配志愿服务力量的灵活机制。

加强激励保障,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推进激励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从评优评先、招录招聘、教育服务、就业创业、金融服务、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实施具体的激励嘉许措施。

(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4年春季学期第二期科级青干班学员)

本文来自 快讯君 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ejuyi.cn/shehuigongzuo/22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10-15 09:17:45
下一篇 2024-10-15 09:17:45
广告区域

相关推荐

  • 广告区域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

联系我们

0514-8591955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yemkt@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